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的设计中也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考虑到其中。
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抗震设防投入还明显不够,但也在逐年增加,现有的抗震规范和抗震鉴定标准也能符合当前房屋的抗震能力。
从目前我国抗震鉴定方法中可以看出主要分为两个等级,一是主要包括结构体系、整体性连接以及局部构造等为主,二是以抗震能力指数为指标来进行具体的判定。
从这两个方面上看如果第一级鉴定没有达到标准就应该进行第二级鉴定,可见抗震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在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工作中所采用的鉴定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对已有房屋综合抗震能力进行判断。
主要包括抗震构造、承载力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还应该从整体和局部等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对现有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进行细致地分析和判断,是现今我国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工作的主要方式。
2、从主要部位和一般部位等方面来着手分析。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建筑结构,在对抗震性能进行判定的过程中都应该抓住主要部位,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
3、根据建筑场地条件和基础类型来进行抗震鉴定工作。
对于不同地段的建筑物来说,所采用的抗震方式也不同。如果建筑地基所处的场地环境较好,可以不进行抗震鉴定工作,或进行抗震鉴定的次数可以适当地减少。对于一些地基环境不利的地区,需要加强抗震鉴定工作。
4、合理性检验。
所谓的合理性检验就是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房屋规则和建筑工程的尺寸等因素来进行。
在建筑结构鉴定工作中,要根据抗震条件的不同来不断提升抗震工作的需求量。
5、对抗震鉴定工作的相关材料进行控制。
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建筑结构的强度等级来选择不同的抗震材料,主要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对建筑抗震加固工作加强控制。